当前位置: 昆明睿信教育培训学校 > 学校文化

写给年轻干部的三十六条建议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2-04-20 16:55:23

写给年轻干部的三十六条建议

年轻干部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诲,经常对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求,经常对照初心使命,知道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努力学习,扎实干事,健康成长。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年轻干部队伍建设,对年轻干部提出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在2021年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年轻干部提出六条要求:一是信念坚定、对党忠诚,二是注重实际、实事求是,三是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四是坚持原则、敢于斗争,五是严守规矩、不逾底线,六是勤学苦练、增强本领。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深刻指出,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接班人。如果年轻干部把持不住自己,走上违法邪路,不仅毁了个人前程,而且影响党和国家事业接续发展、薪火相传。

年轻干部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诲,经常对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求,经常对照初心使命,知道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努力学习,扎实干事,健康成长。

笔者结合四十年从政实践和感悟,给年轻干部提出三十六条建议,期望对年轻干部有所启发。

一、世界观是人生第一粒纽扣,扣错了第一粒将一错到底

人在穿衣服时通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如果第一粒纽扣没有扣准,其他的也会跟着扣错,以至于整个衣襟,歪斜难看,这种现象被称为“第一粒纽扣效应”。“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价值观,正如衣服的第一粒纽扣,世界观一旦出错,就会导致人生全部错位。

(一)世界观是“总开关”

世界观人人都有,是我们的思想指南和行动罗盘,决定着人生追求和人生道路,指导和支配着理想信念、思想境界、道德操守与行为准则,具有“总开关”“总闸门”的作用。世界观问题解决不好,人生就会出轨越界,迟早都要出问题。思之所及,行乃所至。培根在《习惯论》中指出:“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思想是行动的原动力,人们无论做任何事情,都是先有思想后有行动,有积极的思想才有积极的行动,有统一的思想也才有统一的行动。世界观是人思想当中最深层次、最基础、最根本的问题,解决好世界观问题,才能解决好方向问题和动力问题,没有正确的世界观,就没有正确的行动方向。“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也能够反作用于物质。人不是消极被动地适应自然界和社会,而是能动地认识自然界和社会,而且能动地利用客观规律改造世界。世界观在人的思想观念中处于最高层次,对人生观、价值观起着支配和导向作用。世界观也是个性倾向性的最高层次,是人的行为的最高调节器,直接影响人的个性品质。没有正确的世界观,就等于没有灵魂。正确的世界观,构成了个人德才素质的基础和支撑,只有树立科学的、理性的、客观的世界观,才能帮助人们真实地认识世界以及指导人们正确地行动。知之愈明,行之愈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了这把总钥匙,再来看看社会万象、人生历程,一切是非、正误、主次,一切真假、善恶、美丑,自然就洞若观火、清澈明了,自然就能作出正确判断、作出正确选择。”正确的世界观一旦入脑入心,就会让人超越现实功利去追求心中所向,超越有限生命去追求无限伟业。只有把科学的世界观转化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才能真正做到以知促行、以行验知、知行合一。

(二)世界观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马克思曾说过,世界是可知的,人的认识是无限的。世界是客观存在的总和,是物质;世界观是人内心的意识思维和想象力,是精神。世界观比世界大,指的并不是物理上的大小,而是说世界观代表着人的主观能动性,可以不受束缚,天马行空,超越客观现实,想象出客观世界所没有的东西。世界观建立于一个人对自然、人生、社会和精神的科学的、系统的、丰富的认识基础上,包括自然观、社会观、人生观、价值观、历史观、物质观、运动观和时空观等,是我们的思想指南和行动罗盘。正如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在《思想录》中所说:“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宇宙的空间囊括并吞没了我,由于思想我却囊括了整个宇宙。”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心胸就会像大海一样宽阔,眼界就会像天文望远镜一样深邃,就可以洞悉历史、预见未来,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和束缚。有了正确的世界观,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世界观不仅是认识问题,而且还包括坚定的信念和积极的行动。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可以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提供正确的方法,错误的世界观则会给人们的实践活动带来方法上的失误。正是由于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武装头脑,中国共产党人不仅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也取得了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办成了过去许多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解决了过去许多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根本就在于坚持了正确的世界观,坚持了马克思主义这个科学理论。世界观需要不断加以改造。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时代在不断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新事物、新知识、新思想在不断涌现,我们的思想观念也必须与时俱进。同时,每前进一步,又会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因此,世界观也必须与时俱进,改造世界观永远也不能停止。进入新发展阶段,我们正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领导干部面临的考验也越来越多,必须在不断改造世界观中永葆党的先进性,始终筑牢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始终坚持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才能真正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看穿社会现象、处理社会问题,成为党和人民需要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

(三)世界观正,一切皆正

世界观浸透人的灵魂深处,无时无刻不在支配着人的思想和行为。像孔繁森、焦裕禄、杨善洲等众多优秀领导干部,他们用一生的言行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回答了什么是共产党员人生最高追求和最大价值这个根本问题。反之,一些领导干部在权力、金钱、美色的考验面前栽了跟头、吃了败仗,甚至堕落为腐败分子,归根到底还是世界观出了问题。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世界观主要解决世界“是什么”的问题,方法论主要解决“怎么办”的问题。恩格斯曾说过:“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提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没有和世界观相脱离、相分裂的孤立的方法论,也没有不具备方法论意义的纯粹的世界观,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世界观指导方法论,方法论贯彻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哲学方法论,科学的世界观产生科学的方法论,世界观是错误的,方法论也不会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是唯一正确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它科学回答了世界的统一性问题、世界的存在方式问题和人与世界的问题,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哲学基础,是我们提高理论思维能力的一个基本途径,是我们增强战略分析能力的实践智慧,也是我们增强理想信念的理论支撑,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下,找到了革命、建设、改革的正确道路,同时发展成为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新时代的领导干部,理应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把学好马克思主义作为看家本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推动正确的实践,错误的认识导致错误的实践。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的看家本领。没有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就不可能以正确的立场和科学的态度来认识纷繁复杂的客观事物,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领导干部要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能力,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视为人生最高追求,始终努力工作,无私奉献。

二、人有厚德品自高

“德若水之源,才若水之波。”人品,是一个人内在的人格品行;道德,是一个人实现自我完善的内在动力。有多厚重的道德就有多高尚的品质,有什么样的人品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做事先做人,人品不过关,做事不会成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官先做人,做人先立德;德乃官之本,为官先修德。”新时代的领导干部,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必须把加强道德修养作为最基本的人生必修课,努力夯实自己的道德基础,以道德的力量去赢得人心、赢得事业成就。

(一)人品决定态度,态度决定高度

古人云:“先修身,而后求能。”人品,是一个人的道德水准、立身做人的综合体现,是施展能力的基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的就是人品。只有内在的人品修好了,才能向更高的人生理想和事业发展,才能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事功。子欲为事,先为人圣。《左传》记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立德”指的就是会做人、拥有好人品。人的品行对于个人价值具有根本的决定性,“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谦谦君子的好人品,如同经过雕琢的金石美玉,其待人处世的涵养,干事创业的知识、技能必然也不会差;反之,“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一个人如果人品很差,不管再聪明、再能干,他的事业也不会取得多大的成功。品性是一个人的内在,德行是一个人的外貌。老子有云:“含德之厚,比于赤子。”罗斯福也曾经说过:“有学问而无品德,如一恶汉。”修身养性,端正自己的内在品性,是提高品德魅力、才能魅力、气质魅力、形象魅力的关键;具有良好的品性,才能更好地外塑形象、端正自己的仪容。无论从事什么岗位、什么职业,都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事业观和价值观,把修身立德作为永恒的课题来坚守,不断提升自我修养,做一个正直、善良、诚信、勤勉的人,当一个有思想、有理想、有担当、有形象的有用之人。美貌会老,财富会散,唯有良好的人品永远不会衰败。曾国藩曾在给诸弟的家书中写道:“吾人只有进德、修业两事靠得住。”人这辈子,什么最值钱?唯有自身过硬,才是立身之本、长久之计。特别是领导干部,权力和位置都是组织赋予的,不一定就有威信、有作为,只有自觉持续地加强道德修养和党性修养,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权威和威信,真正做到为政以德、为政以廉、为政以民。

(二)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历史的长河中,那些帝国的崩溃、王朝的覆灭、执政党的下台,无不与其当政者不立德、不修德、不践德有关,无不与其当权者作风不正、腐败盛行、丧失人心有关。”领导干部是治国理政的骨干力量,其道德操守和官德修养的好坏是社会风气的风向标,关乎社会公平正义,关乎国家的兴衰存亡,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勤勤恳恳做事,才能书写新时代共产党人的无悔人生。重莫如国,栋莫如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传统文化中,读书、修身、立德,不仅仅是立身之本,更是从政之基。”做人是做事与做官的前提,也是做事和做官的保障。政德体现的是领导干部的世界观、权力观和事业观,是事业成功的基础,是引领群众的旗帜。良好的道德品质是造就优秀领导的基础,失去了优良的个人品德,就谈不上为政之德,更谈不上公德心、责任感。领导干部只有不断加强道德修养,带头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才能真正成为国之栋梁。天下至德,莫大于忠。自古以来,对长辈尽孝、对国家尽忠,是我国几千年传统文化一直强调的为人之本和为官之道。对党绝对忠诚是对党员的根本政治要求,也是领导干部政德的首要标准。要把对党绝对忠诚融入血液、浸入骨髓,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思想上与党同心、政治上与党同向、行动上与党同步,始终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大是大非面前不摇摆、在危急关头不退缩、在立场方面不含糊,做到爱党忧党、兴党护党,时刻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不断书写对党的无限忠诚。道不可坐论,德不可空谈。“为政以德,譬如北辰。”领导干部是群众的标杆和旗帜,只有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明公理、处公心、讲公道、谋公利,说话才会腰杆硬、有人听,做事才会让人信、让人跟,才能发挥“1+N”的倍增效应,才能像北斗星、吸铁石一样,把领导干部和群众紧紧吸引在党的周围。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要时刻以“为官避事平生耻”告诫自己,不断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权力观和利益观,增强对历史负责、对岗位负责、对群众负责的担当意识,抛弃求稳怕乱、闯劲不足、回避矛盾等私心杂念,自觉做到面对困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一锤接着一锤敲,多做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工作,作出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

(三)官品源于人品,政绩来自政德

古人云:“道德当身,故不以物惑。”道德品行是衡量领导干部做人为政的首要标准。领导干部德行如何,不仅关系自身的才智发挥和权力行使,更关乎一个地方或一个单位的思想风气和道德水平,影响群众利益福祉、单位长远发展。社会现实越是纷繁复杂,道德的力量越是深远持久。领导干部只有用崇高的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才能得到人民的真诚拥戴。士有百行,以德为先。道德在中华民族繁衍、发展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尚的道德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使人不由自主地敬仰和尊重,从而产生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纵观古今,凡有成就的伟人豪杰,无不把对道德的追求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要“成才”,必须先“成人”。有了好的人品作保证,做人才有底气,做事才会硬气,做官才有正气。新时代的领导干部,就是要做到品行端正、人民至上,有福让老百姓先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德不配位,必有灾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古往今来,为官者不患无位,而患德之不修也;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也。”人可以一生不仕,但不可一日无德。德行浅薄却占据高位,就如力量不足却肩挑重担,必然会给个人和社会带来灾祸。领导干部品德低下还身居高位,就很可能导致纪律规矩意识弱化、三观扭曲,最终不仅自己“失位”,还让国家、社会蒙受损失。新时代的领导干部,要以德领才,常用精神之钙“强健”自己,慎权、慎独、慎微、慎友,真正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刻在脑中。养大德,方可成大业。领导干部的德行修为是党风政风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更为人民群众所关注,也更能影响和带动群众。良好的政德,有利于巩固我们党的执政根基,彰显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内在价值。新时代的领导干部,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筑牢理想信念、锤炼坚强党性,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要强化宗旨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恪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自觉践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承诺,做到心底无私天地宽;要时刻正心明道、防微杜渐,严格约束自己的操守和行为,戒贪止欲、克己奉公,切实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造福于人民。

信息来源:《云岭先锋》2022年第2期



相关文章: